近年來,隨著物聯網的逐漸普及,帶動了一係列物聯網相關產品市場的發展,RFID產品市場就是其中之一。
物聯網的普及帶來發展機遇
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。其原理為閱讀器與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數據通信,達到識別目標的目的。RFID產品的應用非常廣泛,典型應用有動物晶片、汽車晶片防盜器、門禁管製、停車場管製、生產線自動化、物料管理等等,同時,它也是物聯網傳感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RFID產品可以分為係統和軟件兩部分,其中係統包括標簽及封裝、讀寫機、軟件和係統集成服務,軟件包括中間件和應用係統。據中國RFID產業聯盟數據顯示,目前,我國標簽及封裝市場的比重約為33.1%,讀寫機約占22.9%;軟件約占12.2%,係統集成服務約占31.8%。
2006年6月9日以來,國家相繼頒布了《中國射頻識別技術政策白皮書》、《800/900MHz頻段試運行規定》等相關政策規定,表明國家已經開始RFID的技術研發和標準製定,中國的RFID產業進入了加速發展的軌道。RFID已經進入各行各業。
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,RFID在物流、零售、製造業、服裝業、醫療、身份識別、防偽、資產管理、交通、食品、動物識別、圖書館、汽車、航空、軍事等其他領域都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
下圖所示為目前我國RFID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市場占比情況,可以看出,金融支付占據21.2%的市場,成為了中國RFID行業市場第一板塊。其次在身份識別、交通管理和軍事與安全的應用也占據了1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
隨著RFID技術的成熟和普及,中國政府意識到應用RFID技術會給眾多行業的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,加快了製定相關政策、推動RFID產業發展的步伐。我國形成了RFID低頻和高頻的完整產業鏈和京、滬、粵為主的空間布局。近年來,中國有關政府部門對RFID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,為RFID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。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,中國RFID的應用從政府主導項目逐步向各行各業擴散。
自2010年中國物聯網發展被正式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後,中國RFID及物聯網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。2013年,我國RFID的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,規模增速達到35.25%;2019年,中國整體宏觀環境遇冷,下遊需求受到影響,初步估算2019年市場增速有所下降,但整體仍保持上升勢頭,市場規模在1100億元左右。
國內外企業各具優勢
從行業競爭情況來看,目前國內企業在電子標簽產業鏈封裝、測試和係統集成環節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。而在芯片設計封裝、軟件/中間商則主要由國外廠商掌控,其中芯片設計封裝主要廠商包括NXP、TI、Impinj等;軟件中間件則由IBM、微軟、甲骨文等少數軟件廠商壟斷。
從各個細分應用市場來看,智慧物流倉儲及食品溯源領域的代表企業有遠望穀、中瑞思創、新大陸、達華智能、萬達信息、華宇軟件等;零售業領域的代表廠商有中瑞思創、遠望穀等;在圖書館係統領域,遠望穀收購海恒後,其市場占有率達80%。
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《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》,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、產業規劃、產業申報、產業園區規劃、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。
谘詢熱線
17505120369